中國特色金融文化|以案說險·陌生來電要警惕
文章作者:順昌聯(lián)社01文章發(fā)布時間:2024年09月30日
案例回顧
黃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“京東白條”的客服電話,聲稱她之前的“京東白條”沒有注銷,一直放任不管的話會影響個人征信,還會影響子女上學。便以此引導黃女士下載了會議投屏軟件,進行屏幕共享,在對方引導黃女士登入手機銀行APP時,黃女士想起同村人在農(nóng)村信用社上班,便以有急事為由退出共享屏幕,匆匆來到我社咨詢,我社工作人員聽完黃女士敘述后,便告知其接到的是詐騙電話,并引導客戶撥打京東白條客戶電話95118咨詢,經(jīng)客戶確認自己接到的確實是詐騙電話,幸好及時發(fā)現(xiàn)未產(chǎn)生資金損失。
案例分析
在這個案例中犯罪分子先冒充客服人員騙取客戶信任,再以影響其征信及子女上學讓客戶緊張,誘導客戶下載會議投屏軟件,實現(xiàn)屏幕共享,企圖讓客戶登錄手機銀行APP操控其賬戶將資金轉(zhuǎn)走。如果客戶未及時向我社工作人員咨詢,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,客戶將面臨賬戶資金損失。
風險提示
陌生來電要警惕,擦亮雙眼,切勿盲目輕信。對“客服”推薦下載的軟件、建議登入的網(wǎng)站、推送的二維碼,不下載、不登陸、不掃描。謹防陷入“釣魚”陷阱,泄露個人信息,造成資金損失。